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育人 >> 三下乡社会实践 >> 正文

【新湖南】助力书写“桃花源记”新篇章!长沙学院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12 责任编辑:admin 

湖南日报7月10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余蓉 实习生 秦敏 通讯员 梁莉)7月初,长沙学院“‘乡’遇砺初心,助农金‘丹’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0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各村落,通过支教、墙绘、设计、宣讲、调研、拍摄和宣传等多元化手段,青春助力乡村振兴,让桃花源里的美丽乡村焕发出更加动人的生机。

乡风习习,小课堂传大道理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实践团在三湖村开设的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课堂开课了。

支教分队的青年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特长,精心打磨了“文武双全”“研经铸史”“能歌善舞”“蓓蕾呵护”等4大类10余小类趣味性课程,让孩子们在故事里读懂中国,在画、剪、刻、折之中体会传统文化魅力,在歌声中唱响中国青年的志气、底气和骨气,在绘本的笔触里学会保护自己的羽翼。

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苹果老师”的志愿者李源苹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以老师之名站上讲台,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和笃定,我们要做好一名园丁,把‘梦想’和‘担当’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他们的课堂吸引了200余人次参与。“我最喜欢‘校长’了,还有‘串串’老师,还有……”小课堂的“积极分子”张智钦把所有支教分队的志愿者名字都念了一遍,“老师们教会了我们,只有少年努力,国家才会富强!”童言稚气十足,但更是志气满满。

乡韵悠悠,“艺”起擘画丹洲美

坪湖坎上,杨柳依依。实践团墙绘分队的画笔在村街旁的围墙上铿锵“行走”,红旗飘飘、风吹稻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幅幅红心向党、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坪湖村道徐徐展开。

“咔擦咔擦……”人均按下快门上千次,输出图片近万张,制作五部宣传视频,这就是拍摄分队的实践日常。

他们的镜头里有丹洲大草原的绿意葱茏,有禾火田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新气象,有艺丹沅文艺部落创新创业人物典型印象,丹洲韵味在一帧帧中浓郁晕开,更在互联网上急速转载。

乡情款款,青春方式话桑梓

夹街社区、楠木村、丹砂村……调研宣讲分队足迹遍布丹洲乡5个村落和10余个农文旅产业基地。

乡、村座谈,文化品牌探访,农文旅产业实地走访,“新村民”采访等,青年志愿者积极“探秘”新农村发展新景象的步履不停。

“我的乡土情怀让我走出去又回来,把自己的所学、所见识到的广阔回报给家乡。”志愿者朱金欣说,调研组一位返乡创业青年的这句话情意浓冽,也点燃了她的热情。

青年志愿者们还积极开展防溺水宣讲、防电信诈骗宣传、便民App湘易办的推广和电子医保政策和使用的讲解,让宣传教育充满人情味、青春味。“我教一位奶奶怎么激活电子医保、如何在便民App上查老年人福利补贴,她把自己种的茉莉送给了我,好开心!”志愿者文友把花戴在鬓边,笑容如花。

据悉,“长沙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在丹洲乡正式落成,今后,长沙学院将在这里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工作,助力书写“桃花源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