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育人 >> 三下乡社会实践 >> 正文

【新湖南】长沙学院“以文化人·贡乡筑梦”实践团借新媒体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14 责任编辑:admin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3日讯(通讯员 旷佳妮)7月10日,湘西州永顺县松柏镇福建村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长沙学院“以文化人·贡乡筑梦”实践团,他们将围绕“文艺兴乡,幸“福”启航”为宗旨借助新媒体力量,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优势,助力福建村的发展与振兴。

(实践团与福建村村书记、驻村书记的合照)

7月11日,到达福建村第二天,团队成员和村“两委”干部举行了座谈,福建村驻村书记钟诚从环境、人文、产业、发展困境等四个方面向长沙学院“以文化人·贡乡筑梦”实践团的成员们对福建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有着1400余人口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松柏镇福建村,背靠海拔1438米的羊峰山,面朝蓄水量1200余万立方的松柏水库。放眼望去,阡陌纵横,房舍俨然,水若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福建村在今年被评为“最美乡村示范村”,驻村第一书记钟诚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于环境,福建村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绿草如茵;于人文,福建村人才辈出,前有金亥奖获得者“华商青年领袖” 宿华,联合创立快手;后有村里高考喜报频传,近年来考上清北数十人;于产业,永顺县松柏镇福建村是湘西州烟草专卖局乡村振兴驻点村,2022年,该村人均收入从驻村前的15000元上升到18000余元。

(实践团与福建村“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

虽然福建村有着壮丽清秀的景色、十步芳草的人才、蒸蒸日上的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宣传力度的不够、传播途径的缺乏、新媒体力量的薄弱等诸多原因,让福建村想发展乡村旅游的愿望在实施的过程中变得难上加难、举步维艰。“村里目前的宣传途径单一、宣传手段有限,希望可以通过你们大学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帮助我们福建村打破目前僵局,焕发福建村旅游发展活力”驻村书记钟诚对团队成员说。

(调研组成员上门进行调查)

(实践团成员跟随书记为困难户送“温暖”)

如何焕发福建村发展新活力,打破目前经济发展僵局?长沙学院“以文化人·贡乡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下乡期间全面发挥团队自身优势,借助新媒体力量,采用采访走访专访、拍摄纪实宣传片等方式加大对福建村人文、产业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把福建村各产业发展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并通过“墙绘+”模式聚集众人力量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福建村文化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文化与风景结合,技术与产业共进,以新媒体为画笔,为福建村振兴的画卷更添风采。

(长沙学院“以文化人 贡乡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合照)

“文艺兴乡,幸“福”启航”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浮于形式的过场。要将乡村振兴与调查研究、团队发展目标相结合,在现有主题上拓展、充实,不能偏离主题。幸“福”启航、不是敲锣打鼓空喊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的是每位团队成员的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需要的是与福建村村民们心连心共出力,需要的是“以文化人·贡乡筑梦”的齐心协力共谋幸福。三线合一,为永顺县福建村的发展振兴增添活力、蓄势赋能!

原文链接:长沙学院“以文化人·贡乡筑梦”实践团借新媒体之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