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育人 >> 三下乡社会实践 >> 正文

【华声在线】筑牢“同心圆”,奋进正当时——长沙学院“潇湘心,井冈情”团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21 责任编辑:admin 

华声在线7月21日讯(通讯员 唐琳 刘婉怡 袁树林 向宇轩)7月以来,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潇湘心,井冈情”团队以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为主题,以“发挥宣讲优势,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深入长沙市雨花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9.png
(“潇湘心,井冈情”宣讲团成员合影。)

画好理论“圆心”,赓续红色血脉

“潇湘心,井冈情”团队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与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活动相结合,以做好宣讲工作、画好理论“圆心”、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团队实践工作重点。

为在本次“三下乡”暑期活动中最大程度发挥青年宣讲团的思想宣传引领作用,7月1日,适逢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团队成员前往雨花区东山街道东恒社区,拜访社区张姣荣、周泽宁两位老党员。交谈中,两位老党员讲述了自己30余年初心不变、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感人事迹,成员们无不动容,并由衷钦佩。

“党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党史认知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难以预计的不良影响。”党员张姣荣在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介绍东恒社区党性锤炼馆时表示。近年来,东恒社区在加强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党性锤炼馆的建立和完善也正是出于增强群众对党史认知的初衷。

“老党员们为我们传授了不少经验,我们必将深入了解井冈山事迹和井冈山精神,熟悉党史,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做好宣讲工作。”团队成员袁树林真挚地说。

此次聆听初心故事,挖掘红色资源,了解社区党建情况等经历,为团队成员进一步完善宣讲内容和理论,切实贴近基层所需,做好宣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图片20.png
(张姣荣向宣讲团成员介绍党性锤炼馆。)

发挥专业特长,红色宣传声声入心

结合两位老党员的建议,长沙学院“潇湘心,井冈情”团队从确立宣讲的主题、形式、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决定以《史记》《觉醒年代》中的故事为基础,淬炼井冈山精神与湖湘精神的共同点,将宣讲分为《古往》《今来》《当下》三个篇章。发挥宣讲团成员播音与主持和摄影的专业优势,采取“诵·讲·演”多种形式,用情景表演阐述党的光辉历程,再现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凝聚的磅礴力量和坚如磐石的信仰,带领群众进行一场时空穿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及青年肩上民族复兴的重任。随后,宣讲团成员先后前往长沙市雨花区东恒社区、同升街道景环社区,同大家一起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图片21.png
(宣讲团成员在舞台上进行主题宣讲)

在长沙市雨花区东恒社区宣讲表演时,宣讲团成员声情并茂地念出“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后,台下的小朋友们立马齐声背出接下来的三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而在长沙市雨花区同升街道景环社区,观众们目不转睛地观看表演,在表演后的提问环节,不少小朋友踊跃参与,争相抢答。

“精神的宣讲比较忌讳‘空洞’,但是这个宣讲就很好,不止是形式上,内容上的从古往到今来,最后落在青年对于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宣传上,这说明他们对于红色精神有了自己的见解,这让我真的感受到了青年的担当!”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施颖对宣讲团给予充分肯定。

扩大服务“半径”,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市容市貌是“城市之脸”,是社会文明的“窗口”。7月4日,“潇湘心,井冈情”宣讲团成员们身穿红马甲走上街头,参加由湖南省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组织的“啄木鸟”行动活动,将红色精神的理论“圆心”辐散,转化为实际行动,切身参与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宣讲团成员们从上午9点准时到四方坪社区集合开始环街巡查,深入西园社区、盐道坪社区、连升街社区、伍家岭街道科大佳园社区等地方,在街道上,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在社区里,开展路面清洁打扫、垃圾分类宣传、文明生活习惯引导等志愿服务,积极顺应湖南省长沙市不断满足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新需求,持续提升城市“颜值”,丰富城市内涵,刷新市民幸福指数的指示。

宣讲团成员们的行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纷纷点赞。“这群孩子做事很认真,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市民陈大爷表示,文明创建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应该要有这个意识,做文明有礼的长沙人。

图片22.png
(宣讲团成员巡查街道社区。)

文明建设需要一个逐渐改善、逐渐适应的过程,随着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遵守交通规则以及维护城市面貌。通过宣讲团成员们的行动也能号召更多青年积极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扩大志愿服务半径,让“志愿红”成为一种新时尚。

原文链接:筑牢“同心圆”,奋进正当时——长沙学院“潇湘心,井冈情”团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