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长沙学院委员会文件
长校团字〔2020〕01号
(征求意见稿)
2020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共青团改革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及学校的有关要求,发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做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我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工作的有效覆盖面,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申硕”工作贡献青春与智慧。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思想引领、筑牢阵地,发挥团组织生力军作用。
1.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正面宣传引导,探索理想信念教育与团员日常教育相结合,与重要节点教育相结合,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好“疫情防控事迹宣讲会”、“红色故事宣讲会”、“百团创优当先锋、高举团旗跟党走”、“五四表彰”、“长大之星青春事迹分享会”“国旗下的讲话”、“践行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禁控烟酒”等主题活动,强化共青团阵地意识和政治属性,充实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2.完善 “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菁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院两级“青马”培养、分类分层的团学骨干培养模式,积极推进“青年大学习”,组织长沙学院“大骨班”菁英培训,推动二级学院团校建设(二级学院团校提交培训计划、内容,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通过理论提升、实践锻炼、成长引领,着力培养一批坚定拥护、积极宣传、坚决捍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筑牢网上共青团思想阵地。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宣传阵地和宣传队伍建设,以“长大青年传媒中心”为矩阵平台,加强团属新媒体阵地建设,加强各级各类新媒体组织的资源整合和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内容供给,培育精英栏目与优质产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发青年喜爱的内容,以PU口袋、“智慧团建”系统为依托,做好“网上共青团”运营。
二、全面落实从严治团,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
4.完善团支部建设机制,加强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以“智慧团建”为抓手,做好“学社衔接”和基层团支部组织整顿工作,规范团务流程,强化各基层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严格规范基础团务管理及团员发展流程;加强对社团团支部的建设,加强思想类社团和公益类社团的指导;全方位培养团学干部,开展“团支部书记讲团课”,提升各级团学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执行力;常态推动“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与青年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让共青团与青年团员的关系变成“想得起、靠得住”的紧密关系。
5.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依托PU平台,加强对素质拓展学分的认证管理和考核,客观公正记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力争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6.实施组织强基工程,加强学生组织建设。认真筹备长沙学院第三次“双代会”相关工作;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团省委《关于印发《新时代湖南共青团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完善《长沙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完善社团建团机制、考核奖励机制,推进社团二级管理体制,鼓励二级学院成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生社团。
三、进一步丰富实践载体、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提升共青团组织育人成效
7.认真组织2020年“创青春”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认真筹备、有序推进“创青春”作品竞赛,加强线上活动开展实施,以赛促创、以赛促学,依托专业建设,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青年博士的优势,积极参加湖南省“创青春”竞赛,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8.做好做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心组织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疫情防控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基层需求调研,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专业特色,将社会实践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进一步科学化项目申报及审核力度,打造精品实践活动。深化社会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力求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9.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体活动。精心筹备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第七届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认真组织开展建校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开展好第十五届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社团风采月、“高雅艺术进校园”、2020年军歌赛、第九届团支部风采展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营造“健康、活泼、高雅、时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活动和文化育人功效。
10.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效益。根据工作实际,开展助力疫情防控系列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围绕防护演练、学业辅导、心理咨询、卫生知识科学普及等开展实践教育及志愿服务。积极推进志愿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社区需求,开展志愿活动资源整合和项目推进,积极筹备参加2020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体团员注册成为志愿者,按照《长沙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推进志愿服务与学生资助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和管理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