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长沙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七彩筑梦,乡伴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十数名师生,循着蜿蜒山路,抵达了邵阳市洞口县月英村。山风裹挟着泥土与草木蒸腾的气息,拂过晒得发烫的田埂。纪伯伦曾低语:“所有伟大都在微小的起点里安睡。”我们心怀敬畏,踏入这方土地,以足迹丈量现实的沟壑,以双耳聆听沉默的回响。此行,不为浅尝辄止,只为躬身入局——用双手抚摸留守的时光褶皱,用温情熨帖成长的孤独棱角,让每双稚嫩的眼睛,都能盛得下属于自己的那缕炊烟。目光掠过远处山坳间飘起的一缕细烟,它歪歪扭扭地晃着,细得像根被风吹乱的棉线。我俯身背起嘉远,踏上了归家的小路。脚下碎石咯吱作响,每走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天上和地下放出的双重热浪冲击,周围的作物早已受不了烈日的炙烤,低下了头。
2025年7月14日,长沙学院七彩筑梦队十一个身影,伴着邵阳七月的风,裹挟着稻浪的暖香与孩童未凿的笑语,走进了洞口县高沙镇。十一天,三百多个名字,从陌生到滚烫地烙在心尖。我们怀揣着教案与相机,笨拙地叩响一扇扇心门。所谓“乡伴童行”,或许正是这样一场双向的奔赴:我们试图撒下知识的星火,却被他们纯真的银河彻底淹没——然而,银河的星光,并非总是轻易就能触及。
近日,长沙学院“北斗科普”实践团深入湘西永顺县福建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当地种植业发展需求,实践团自主研发了“土壤种植环境监测设备”,该设备可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等关键指标,并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为农户科学种植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长沙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东风铸盾,星耀寰宇”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于2025年7月5日-7月15日深入社区,融合科研故事、趣味课堂与3D 技术开展宣讲。已覆盖 6 个社区,以青春行动播撒爱国奋进种子,践行“强国有我”担当 。
近日,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锋华正茂,助童筑梦”志愿服务队来的湖南雷锋纪念正兴学雷锋服务中心进行“三下乡”活动。图为该团队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序厅的合影留念
估计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个很激动的清晨 一群很有爱和热血与责任心的人 来到一个很有烟火气息的地方 遇见另一群很有爱和热血与责任心的人 走近一群很朴实善良热情的人 听着一个个鲜活又有点小辛酸的故事 带着一群很懵懂可爱勇敢的人 干着一些很有价值和收获的事情 尝试着很多很多第一次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数字时代书写智慧奉献的新篇章,2025年7月,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锋华正茂,童心同行”志愿服务队于湖南雷锋纪念馆正兴学雷锋服务中心启动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该馆第十七支常驻志愿服务队,这支连续四年坚守服务一线的团队再推创新举措——将机器人编程与雷锋精神教育深度融合,为红色研学注入科技动能。
7月11日上午,受到道官冲非遗生态村“规划师”易承业先生的邀请,长沙学院“树脉寻踪”实践团队深入张坊北部深山,探索这片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初见古树林:参天古树震撼内心世界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绿色低碳发展,8月6日,长沙学院“碳迹乡兴,智研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湖南省炎陵县水口镇,聚焦当地支柱产业——炎陵黄桃,对水口电商分拣中心及种植农户进行深度调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分拣车间,洞察产业现状,发掘痛点难点,为提升黄桃价值链、探索低碳冷链解决方案寻求实践依据。
7月8日上午,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洪山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庭院里,长沙学院“电亮青春·红心筑梦”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联合长沙学院关工委,带着精心准备的“知识大礼包”来到这里。活动现场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和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一场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的公益活动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