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持续发挥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深化农村电商帮扶成效,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学院联合湘西州委网信办等单位,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直播电商技能孵化+短视频IP打造”为核心抓手,在湘西吉首开展“‘湘’村主播兴乡土”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湘’村主播兴乡土”湘西行启动仪式正式举行。长沙学院与湘西融媒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为吉首一中、泸溪职中等校授予“大学生实践基地”“直播电商教学基地”铜牌。
今年暑期,长沙学院组织派出了40支师生队伍共580余人集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脚步丈量三湘四水,以“文化+科技”的超“燃”模式为湖湘大地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青年有力:回答乡村振兴之问
今年暑期,长沙学院组织派出了40支师生队伍共580余人集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脚步丈量三湘四水,以“文化+科技”的超“燃”模式为湖湘大地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青年有力:回答乡村振兴之问
我是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老屋焕新,砼筑乡韵”实践团中宣传组的一名成员。这滚烫的七天,我的镜头跟着大家一起,在托口的土地上深深浅浅地踩下脚印。 古镇:墙会说话
7月初,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老屋焕新,砼筑乡韵”社会实践团赴湖南怀化洪江开展“三下乡”活动。 活动中,测绘组运用专业仪器为老屋精准测绘;墙绘组以画笔为村落增添色彩;宣传组深入乡间记录实践点滴。宣讲组在黔阳古城普及建筑文化知识;调研组入户访谈收集村民意见;“小小建筑家”课堂激发儿童创造力。
7 月的湘西,群山如黛,沅水汤汤。22 日至 25 日,为持续发挥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深化农村电商 “造血式” 帮扶成效,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学院联合湘西州委网信办等单位,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直播电商技能孵化+短视频 IP 打造”为核心抓手,在湘西吉首开展“‘湘’村主播兴乡土”暑期实践活动。
七月的长沙,热浪滚滚,却挡不住成长的脚步。7月1日至10日,长沙学院“薪传智火,童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该校招就处招聘大厅开展的十天七彩小课堂,用精心设计的课程,让30余个教职工家庭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50名大学生志愿者以“1对1、1对2青春互育”模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童趣语言,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课堂上碰撞出奇妙火花——课程设计里藏着的,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巧思,更是“薪传智火”的育人智慧。
“岛屿化作小星星,黑夜里放光明...”小精灵的歌声缓缓响起,小朋友们我们上课啦!7月1日至10日,长沙学院“薪传智火,童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该校招就处招聘大厅开展了为期十天的七彩小课堂活动。该活动由长沙学院团委、关工委、工会联合指导,校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总会及造血干细胞宣传服务团队共同组织实施,5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三十余个教职工家庭的子女结对,通过“1对1、1对2青春互育”模式,在课程互动中实现儿童成长与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双向赋能,不仅破解了教职工暑期带娃难题,更谱写出一部跨代际的成长诗篇。
7月10日,长沙学院“微光汇聚”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走进湘西永顺县福建村,将温馨与关爱送进留守儿童家中。志愿者指导当地孩子们利用硬纸板、凸透镜和手机,亲手制作简易VR眼镜,为深山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科普的天窗。
2025年7月22日至25日,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厚朴”暑期社会实践团22名成员,在学院领导、老师带领下,深入湘西吉首辛女桥、乾州古城,以镜头捕捉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特色物产,制作系列短视频,助力当地文旅资源传播。 摄制组在拍摄辛女桥时,突遇大雨。为完成“古镇烟火气”关键素材,摄制团队争分夺秒架设设备,迅速撑伞紧密靠拢,形成“防护棚”保护设备。雨水打湿裤脚鞋袜,无人退缩——只为定格穿蓝布衫阿婆掀开热气腾腾米糕的动人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