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号清晨,带着几分憧憬与满腔热忱,我作为长沙学院“老屋焕新,砼筑乡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测量建模组的组长,踏上了湖南省怀化市托口镇的土地。这片孕育着古老故事的乡村,正等待着我们用专业知识为闲置农房注入新的现代且实用的活力,而我们也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探寻乡村振兴的全新路径。 测量组:老屋焕新的设计师


关于“三下乡”,在我上大学之前我都是不知道的,甚至在“下乡”过程中,我们都在探讨“三下乡”中的“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开玩笑地进行自我调侃地说“三下乡”的“三”是指胖、黑、累三种,但当我切切实实去感受“三下乡”时,我想“三下乡”中的“三”是指多次,有了这一次的“三下乡”,我期待下一次的“三下乡”,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下乡”,到天地中,到田间地头中,到群众中。

七月的风裹着莲花的清香掠过肩头,长沙学院“环保创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7月11日带着“文绿融合”的初心踏上了益阳山乡巨变第一村的土地。这片因周立波《山乡巨变》而闻名的乡村,六十年前以文字镌刻下农业合作化的时代印记,如今正以遍布村落的书屋为支点,续写着新时代的乡土叙事。这场扎根乡土的三下乡之旅,团队在墨香萦绕的书屋间,开启了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的深度对话。

七月的暑气刚漫过相机背带时,我正举着设备站在洪江古商城的城砖下。长沙学院 “老屋焕新,砼筑乡韵” 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旗在风里招展,而我的镜头,早已跟着队友们的脚印,在湘西的土地上洇出一片深浅不一的印记。

青春笔墨绘乡韵 夏日的托口镇,群山如黛,层叠的绿意涌向天际。沉甸甸的杨梅压弯了枝头,饱满的果实浸染着绛红,仿佛大地酝酿的甜蜜诗行。怀抱着热忱,我们踏入这片怀化的山水画廊,决心以青春之笔,在青翠的山峦与潺潺的溪流间,为“乡村振兴”写下最鲜活的注脚。 数字之钥:唤醒沉睡的“山水资产”


七月的湘西,阳光炙烤着洪江古商城的青石板路,蒸腾起老城特有的烟火气。一群身着黄色队服的大学生穿梭在斑驳的老屋间:有人蹲在雕花窗棂下,举着测绘仪校准角度,屏幕上跳动着精确到毫米的建筑数据;有人捧着记录本,不时偏头和身旁的老人比划交流;还有人轻叩着斑驳的木门,用镜头捕捉老屋细节,仿佛在诉说这里的历史痕迹……

七月的娄底,暑气翻涌着稻浪,蝉鸣撕扯着流云。我作为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研青迹”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员,追寻1916年青年毛泽东留下的游学足迹,一步步走进茶园山。古樟垂荫,老屋默立,山风裹着茶香拂过耳际,仿佛在低语: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曾听过一个青年与中国的对话。

近日,为持续发挥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深化农村电商帮扶成效,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学院联合湘西州委网信办等单位,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直播电商技能孵化+短视频IP打造”为核心抓手,在湘西吉首开展“‘湘’村主播兴乡土”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湘’村主播兴乡土”湘西行启动仪式正式举行。长沙学院与湘西融媒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为吉首一中、泸溪职中等校授予“大学生实践基地”“直播电商教学基地”铜牌。